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科学率先发展
民建西安市委员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作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举措。
一、对西安市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基本判断
1、“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也出现了积极变化:一是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逐渐向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二是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对经济社会影响力增大,整体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三是发展由政府财政增长优先逐渐转变为富民优先。
2、我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性转变。
二、我市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我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呈现较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特征
一是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据测算,2009年我市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达83.8%,比2005年增加19.9个百分点,2006年到2009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递增31.5%,较同期GDP年均增速高16.4个百分点。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并未改观。我市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承载能力比较脆弱,靠“上项目、铺摊子”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会使资源、环境难以承受,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对后代也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2、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
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倾斜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以公共品供给为例,农村水电、道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品供给数量和水平严重滞后于城市。二是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差距大。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市城镇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助水平最高达到4320 元,农村补助水平最高为1800元,相当于城市的40%。三是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09年,城六区GDP总和与远郊七个区县之比为2.6:1;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由2003年的1:2.73扩大到2009年的1:3。
三、五点具体建议
1、科学谋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战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我市应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全局和战略的视角,切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抓紧、抓好、抓实。深入研究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尽快出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意见,并在此基础上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走出一条有西安特色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子。
2、深化企业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我市R&D经费近80%是军工企业或军工配套科研机构支出,地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我市地方制造业主要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和发挥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生产经营。自主创新不足成为制约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通过企业并购、技术合作、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吸纳人才等举措,增强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财税金融等宏观手段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与大学、研究所开展科技合作,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率
必须坚持把扩大消费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一要继续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其消费需求。二要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特别是完善城市医疗保险体制,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步伐,逐步在农村建立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问题,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三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扩大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4、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努力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要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组合,让城乡经济合理有序地高效发展。二是努力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要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现状,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格局。三是努力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要打开城门,取消对农民就业的多种歧视性政策,让城乡居民在同等条件下、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竞争就业。四是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实行制度创新,彻底改变农村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落后的状况。
5、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一是及时清理不利于或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定,制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规定。注意学习外省、市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二是必须进一步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考核办法。应改变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从单纯注重扩大数量、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格局上来,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来。三是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氛围。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广泛开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活动,大力宣传典型地区和典型企业,举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群众论坛和专家论坛,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