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建长安区基层委员会的发展看参政党发展的经验与规律
2015-06-26

从民建长安区基层委员会的发展看参政党发展的经验与规律

文章作者:周 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中共十八大对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参政党积极总结宝贵工作经验,着力研究科学发展规律是进一步巩固多党合作大好局面的迫切需要,是指引民主党派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是加强自身建设,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民建长安区基层组织自成立10年来不断发展,逐步壮大,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全面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结合民建长安区基层组织发展实际浅谈参政党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以指导今后各项工作科学、顺利、有效开展。

一、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科学壮大稳步前行

会员是民建组织的基础,干部是会的事业的骨干。做好会的组织发展、学习提升等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是民建在新时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实现自身事业长期发展的组织保证,是民建基层组织逐步成长壮大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强组织,优结构,全力打造民建一流基层队伍

组织工作是加强党派建设,强化政党功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民建基层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必须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发展变化,不滞后、不盲从、不超前、不停留

民建长安区基层委员会前身是民建长安区支部,成立于2004年9月,成立之初有会员7名,经过10年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会员35人,根据支部发展实际,2013年7月份经民建西安市委会批准民建长安区支部升格为民建长安区基层委员会,下属四个支部。基层委员会会员平均年龄41岁,其中大专学历20人,本科学历5人,研究生学历4人,大专以上占全体会员的64%;会员中现任市政协委员2人,区政协常委3人,区政协委员10人,占全体会员的30%。基层委员会平均每年发展4-8名新会员,每次接收都切实把好新成员入会关,确保每名入会会员素质高条件优。新发展的会员以年轻人员为主,其中有经济界优秀人士、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等。新鲜血液的注入为优化我们基层委员会会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行业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壮大我们基层委员会队伍、加快在各区域的会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基层委员会为规范工作规程,2004年至今先后制定了《民建长安区基层委员会议事规则》、《民建长安区基层委员会信息和调研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实践,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一支管理科学、纪律严明的优秀基层队伍。

(二)抓学习,塑品行,凝心聚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政党,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组织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鲜明的目的性,这就要求每一个成员要深入地了解组织,衷心地热爱组织,切实地奉献组织。

民建长安区基层委员会深知思想教育意义重大,在每年年初工作安排部署中便对各位会员提出要求,定期学习会章会史、统战知识时事、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精神等,把学习贯穿于全年工作。基层组织要壮大,提升每一名会员的自身素质是关键,而紧抓思想教育与自身素养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各位会员要从了解会、熟悉会逐步转变为热爱会,奉献会。各位会员凝心聚力、紧抱成团、拧成一股绳,把基层委员会作为一个温暖的家,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较高提升。多年来,基层委员会参加市委会、区内各类会议近百次,每次会后第一时间通过会议、座谈、电话等形式向各位会员进行传达,保证大家掌握发展动态与实时信息,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政党鲜明特色

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民建在长期的政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与经济界密切联系的历史特点,这也成为了民建作为参政党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优势。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有利于深入了解我国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及时反映经济界人士的意见和要求。这适应了努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为民建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进入新时期,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民建广大会员应该充分发挥和弘扬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保持民建不断获得进步和发展的鲜活活力,保证在我国多党合作格局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独特的作用。

基层委员会在多年发展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联系经济界的优势进行发挥弘扬,一是总体确保会员中企业界人士和与经济界联系的各类专家学者的人员比例,目前基层委员会经济界会员占到会员总数的83%;二是确保领导班子中经济界人士成员比重,其中基层委员会领导班子中5人均为经济人士,下属4个支部8名领导人中经济界人士占到50%;三是经常开展组织活动,增进团结合力发展,不定期组织经济界有关专家学者为会员企业家开展有关中小企业管理和发展战略的讲座与讨论会。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内容充实的会务活动,增强会员的党派意识,弘扬联系经济界的鲜明特色,增进会员之间互助团结,合力促进基层委员会及广大会员的发展。

三、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重要实践。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扩大参政党社会实践,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与水平;有利于扩大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影响力、凝聚力,塑造参政党形象;有利于发挥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的支持作用。基层委员会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增强每位会员社会责任感,确保每次活动有意义、有代表、有实效。

    多年来,基层委员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赈灾救济、改善民生等社会公益活动,10年来全体会员累计向社会捐资捐物100多万元。先后资助帮扶王莽街道土门峪小学、黄峪寺小学、王寺街道王寺小学、滦镇街道翠微宫小学教学设施及学习用品,杨庄街道上堡子村办公设施,渭南水灾、陕南水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捐款捐物,看望慰问我区环卫工人、三星项目征迁一线广大干部、缓堵保畅执勤交警,捐款资助杨庄街道高考上榜大学生,捐款支助区送温暖工程、韦曲街道西崔村困难群众,捐款修建王寺街道王寺村水塔等。

四、积极发挥参政作用,认真履行光荣职能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民主党派汇集了一大批专业的学者和各领域高精尖人才,可以提供很多高价值的意见建议;二是民主党派成员深入群众内部,可以更多的了解群众呼声、社情民意,是一条很好的信息通道。

基层委员会始终把提高会员参政议政意识,提升会员履行自身职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向区政协大会递交集体提案3余件,会员每年向市政协递交提案2余件,向区政协递交提案10余件,要求每件提案要认真准备,广泛考察,深入调研,切实关注民生,切实反映社情民意,切实解决社会难点问题,多年来先后向市、区政协提交议案近百件,涉及到教育、医疗、民生、城市管理、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等,所提议案全部予以立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民建长安区基层委员会“关于尽快制止王寺西街违规建造加气块厂”的提案受到区委、区政府及区政协的高度重视,批示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解决,最终帮助企业迁址成功。该提案被长安区政协评为2006年集体优秀提案;基层委员会主委周智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尽快实施红光路西段至绕城高速路段基础设施建议”的提案被市政府列为市领导重点督办提案,杨广信副市长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落实,最终这一路段得到了全面改造,该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民建七大提出并经八大完善了自身建设的目标,即把本会建设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作为基层会组织,我们应该以此为工作纲领和行动指南,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规律,着力夯实基础,谋求长足发展,为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