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色 铭记初心
满怀激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黄显舒
在中国共产党激昂奋进的百年征程中,中国民主建国会毅然选择并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路――我们“众星拱北,万水朝东”。七十多年前,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一孔窑洞中,黄炎培与毛泽东的促膝交谈,一语道破剥削阶级国家政权历史宿命的根源就是“天下为私”。两位老人的思想碰撞和交锋,使民建的创立者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路线上、目标上引发了深深的共鸣。从重庆白象街实业大厦宣告建会之日起,“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情结就已根植心间。此后,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民建先辈们在国共两党的激烈斗争中,毅然放弃“不右倾、不左袒”的中间路线,坚定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鲜明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立场,从此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携手奋进,共同走上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重温这段历史,我深深感到,民建先贤们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每一个浓重黑夜、每一个危难关头,都恪守着自己的信仰、挥洒着无悔的青春,艰难探索着前进的道路。他们与中国共产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的繁荣与发展。
在新中国开天辟地的辉煌历史中,中国民主建国会始终在“五一口号”的感召下砥砺前行。这一路――我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有这样一组声音,穿越了七十余载春秋,依然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联结着历史与现代,联结着当下与未来。我们不会忘记,1948年的上半年,国共两党“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已经泾渭分明 。这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陕北大地向全国发出震彻寰宇的声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民主建国会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在我们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伟大传奇里,成为了三反五反的骨干、抗美援朝的中坚和公私合营的模范。重温这段历史,我深深感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和平的环境、就没有民主的政治、就没有富强的中国,就没有我们民主党派成长壮大的根基。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中国民主建国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奋斗。这一路――我们“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建国会从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制定,到为经济体制改革谏言献策;从协助国家实施星火计划,到面向社会、面向改革,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从新时期协助党和政府贯彻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到围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开展调研当好参谋。这一切,无不显示出民建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无不显示出民建在国家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更加显示出民建与中共同向同行的纲领和路线。重温这段历史,我深深感到,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激荡着每一个梦想。新时代的蓬勃朝气,激励着每一种奋斗。“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习近平同志深刻阐释民族精神,向亿万人民发出奋进新时代的号召。击鼓催征,这是进军的动员令!奋楫扬帆,这是前行的集结号!
作为民建最新鲜的力量,我被那一段段苦难辉煌的历史所震撼!我被那一位位慷慨激昂的先贤所折服!我被那一件件举世瞩目的成就所自豪!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作为我国首个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空人肩负着我国航空产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试验田的历史使命,自成立日起,便力求站位高远,以国际化的视角确定战略定位。西安航空人以“市场导向、国际合作、体制创新、军民互动”为总体发展思路,坚持走“产业立区,特色发展”的道路,重点构建由整机制造、飞机设计、强度试验、试飞鉴定等组成的主干产业;由机载系统、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等组成的分支产业;由航空零部件加工、转包生产、专用装备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教育培训、通航运营等组成的配套产业。西安航空的“全产业链”构建发展模式被国家部委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航空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等。
我很喜欢梁任公百年前的《少年中国说》,其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不变的真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各种风险挑战相互交织。我将继承和发扬民建先贤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当好信仰上的坚定者、工作上的奋进者、时代中的搏击者,干好本职工作、力争双岗建功,深入调查研究、善于谏言献策,以新时代容不得须臾懈怠的奋进姿态,为西安民建的辉煌明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