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建会员和留守儿童的故事
民建新城工委 王西萍
当儿子还小的时候,我给他读过一个关于愿望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叫阿拉丁的小伙子见到了一盏神灯,擦拭神灯便会出现一位灯神可以实现阿拉丁的三个愿望。也许是时间久远,我已不记得那个阿拉丁许下的是什么愿望了,但我今天讲的故事便是从三个愿望开始的。
“我的愿望是吃一顿肯德基!”
他说出这个愿望的时候是那么的认真,仿佛眼睛里映射出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的火光。这个愿望我不是没有听到过,甚至曾经听到过无数次,从儿子的嘴里,外甥的嘴里,侄女的嘴里。只是曾经许下这个愿望的人们都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而从他的嘴里说出时就好像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那是五年前我第一次参加民建会员组织为留守儿童送关怀、送温暖活动,活动的地址是在陕西和甘肃交界的一个走马黄沙的村落。这里没有继承曾经“秦都汉关”的雄伟壮丽,却留下了干旱、贫困和沉淀了两千多年满山遍地的黄土。黄土夯成了教室,黄土铺成了操场,黄土积淀成本不高的塬也能挡住了看向远方的视线。村子里想去看世界的人们手挽着手走去了大城市,留下的只有老人和还不能迈开步伐的孩子。
孩子的眼神永远是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当他们看见我们带来的书籍、衣物和学习用具的时候,眼神里的光亮似乎再次的点燃了这个沉寂在黄土中的村庄。校长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教室,质朴而整洁,就像孩子们的眼神一般,看过的不多但纯净洁白。
孩子让大人羡慕的地方是有颗永远敞开的心扉。几句话、几个游戏就让我们和孩子们熟络的起来。他们总有数不清的问题和想法,有时可爱,有时好笑,有时又让我思绪连篇,我不经意间问起了他们“你们有什么愿望?”得到的第一个答案便是吃一顿肯德基。我似乎在那一刻停顿了些许,眼睛里看到了面前有一个可爱而勇敢的小“阿拉丁”在无意间许下了一个他自己都认为不怎么会实现的愿望,而我的心已然坚定的告诉我,我愿意做他的“神灯”!
“我的愿望是想看看高楼大厦的城市和外面的世界!”
他们所说的外面的世界或许并不是很远,就是我们平时生活的地方,但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清楚的知道他心里却觉得很难。村外的山路或许能挡住这些年幼孩子走向远方的步伐,却阻挡不住他们已经可以飞向天空的心。
我当时天真的认为这是一件能简简单单解决的事情,低下头翻开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拿出笔记本电脑,给他们展现着我们民建会员拍摄的旅行摄影相册。那里有星空、大海,有宁静的湖泊、有绵延的草原,有世界各地的雄伟建筑还有遗留千年的名胜古迹。我想着既然你们的心已经飞起来了,不妨让心再飞的远些。孩子们的眼神跟着我翻页的照片充满了期待,每翻一页必然伴随着他们毫无保留地惊叹与欢笑,每个笑脸里都能看出最纯真的美好向往。照片一页一页的滚动着,直至最后一张。放映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的欢笑声也停止了,眼神里除了留恋我似乎看到了一丝失望。
我对那丝失望当时并未理解,只觉得是埋怨照片量不足的怅然,直到下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走上讲台,许下她的愿望时,我才明白是自己的理解错了。
“我的愿望是看看妈妈,看看妈妈工作的地方!”
原谅我作为一个母亲此刻实在止不住眼里决堤的泪水,我哭了,泪水在脸颊上肆意地流淌着,谁能比我更理解一个小姑娘思念母亲的心啊。我是一个母亲,也曾是一个女儿,我爱我的妈妈也深刻的体会着儿子爱我。这个简单的愿望是那么的柔软却充满力量!讲台下的孩子们从高声的欢呼突然变得沉静,而后是低下头的窃窃私语,他们或许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但这一刻从讲台上的那个小姑娘嘴里又听到了自己心里的声音。我也突然明白了孩子们的心,他们的心是飞了起来,只是并不想飞那么远,就想沿着父母的脚印飞到父母的身边。
这一天过的漫长而又短暂,离别时看见送行至村外的孩子们,我们所有的民建会员都知道,这次的留守儿童送关怀、送温暖活动才刚刚开始。回家的路上大家似乎都变得沉默,直到提议为这些孩子们开始实现愿望的时候才重新热烈讨论了起来。每个人都在积极的计划着怎么才能帮助这些许下愿望的孩子们。
一年后的儿童节。26个留守儿童和他们的老师走下了客车,这次他们是客人,迎接他们的是我们。我们一起去吃了肯德基,参观了碑林博物馆,一起爬上城墙远望这座城市。孩子们欢声笑语,在阳光下追逐嬉闹,眼前的世界仿佛有多了一种色彩,可以称作幸福的色彩。傍晚,我们接来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在这里工作拼搏的人们。他们有建筑工人,有裁缝,有环卫工人等等。孩子们可能还不能马上理解父母在做什么,我蹲下身子拉起他们的手,告诉孩子们都拥有伟大的爸爸妈妈,他们有的人在建造雄伟的高楼大厦,有的人在剪裁着美丽的锦绣华服,有的在努力让这座美丽的城市一尘不染。自此孩子们的眼神从疑惑变成了崇拜,父母的眼神也多了一丝自豪和温暖。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断增加,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民建会员组织为留守儿童送关怀、送温暖活动每一年都在举办,如今已是第五个年头了,再见到孩子们的时候,他们的变化让我们由衷的欣慰。不只是他们拥有了新的课桌,新的书包,新的学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眼神,现在充满了自信的光芒。当再次见到我们的时候,我能读懂他们眼神里是给我们展示新生活的迫不及待。
我们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了崭新的操场,在这里他们要给我们表演节目欢迎我们的到来。舞台上的孩子们为了再次迎接我们的到来精心安排了节目,看着这些孩子们在舞台上欢歌笑语,我们突然体会到了一种来自内心最柔软地方的幸福。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我们终于不再抑制自己的内心,大家都不约而同走上了舞台,站在孩子们的中间一起大声的合唱着。唱着唱着,大家的泪水也都不由自主的再次流了出来,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刻的泪水属于快乐和幸福。
我的这个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或者说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了我们以后还要一直坚持做下去的事情。也许有一天当这些留守儿童长大了也会加入我们,一起再将我们的爱传递下去。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将是又一个美好而充满爱的故事了。期待它的到来。(此文获“风雨百年路,世纪统战情”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