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习随笔
2018-01-09

浙大学习随笔

 

戴丽玲

 

   在金秋的十月,我们有幸在市民组织下,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浙江大学学习,浙江大学对我们大部分学员来说即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我们大部分同学从未来过浙大,熟悉的是浙大久负盛名,学校从1897年创办至今,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杰出人才,当选为两院院士的就有200余人。“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浙大作为国际一流大学,我们抱着期待和敬畏之心来到浙里学习。

此次浙江大学学习之行,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野的拓展,更多的是思维撞击。郑明治老师的“浙商精神与浙商智慧”;总结的“浙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更是说尽了浙商的不屈和坚韧。

浙商是以民营经济为支柱,此次学习的会员恰好都是以经济界为主(大多为民营企业),我们的企业家也曾走过千山万水;说过千言万语;想尽过千方百计;吃尽过了千辛万苦,但是我们和浙商的差距在于创新,我们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基本是以传统产业为主,而浙商却出产了阿里巴巴,出产了国际领先的量子通讯等等国内独一的产业,特别是马云在2017年杭州云栖大会上宣布成立的全球研究院--“达摩院”,将对基础科学和未来社会,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进行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此次学习受益匪浅,深深体会到坚不拔的浙商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下面几个方面,将更加会启迪我们在企业经营道路上的行为:

1、浙商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深情感叹:“与其他沿海省份的人相比,浙江人能吃苦的的确确”。沙漠玫瑰般的浙商象骆驼一样刻苦耐劳,百折不挠,万里行商,苦苦打拼。他们白天是老板,晚上睡地板。如今资金雄厚的浙江大多从老板到员工吃住都在工地、车间,餐风露宿“吃尽千辛万苦”;
    2
浙商敢为人先的思变精神

当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他们已在行动;当别人开始行动的时候,他们己有成就。这就是浙商精神的体现,敢为天下先,步步领先。改革开放之初,浙商以“舍我其谁”、“横刀立马”、“敢为天下先”的撼人气势和超凡胆魄,走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人们难以想象,桐乡不出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余姚不产塑料,却有全国最大的塑料市场;海宁不产皮革,却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这些“无中生有”的行为正是浙商“敢为人先”思变精神的写照;

   3、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

   浙商说一不二,怎么说,就怎么做。他们以诚实交朋友,打天下,争市场。诚信,不但使浙商在异地他乡创业有了立足之地,而且使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以及浙商的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浙商精神的内核。如今的浙商深透体悟到产业转形升级己经成为必然选择。目前己经完成“草根经济”向“创新经济”跃迁的浙商,纷纷整合资源,抢滩新经济。

《道德经》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浙商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遍布全球,正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写照。

特别是925号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氛围三个方面提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着力建构优秀企业家精神与制度环境的“鱼水关系”。为企业家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更加需要修炼内功,突破城墙思维,把“创新”做为企业发展的基因,永远走在追赶超越的路上!

短短的5天紧张而充实,学习期间恰逢两会,来之前做为班长的王军处长,在微信群里一再强调纪律,并传达了姜主委的指示:“要求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平时大家自由惯了,都想像一整天的学习坚持不下来,但是出乎我们每个人的意外,每一个人都做到了!没有人迟到早退,整个班级团结友爱,学习讨论热烈,课间休息时都没有放过老师,排着队争先恐后的与老师交流,甚至留下了所需老师的电话,以便日后交流学习。特别是在播放结业短片时,回顾短短5天,同学们友爱的相处和紧张的学习,我们每一位同学心里都泛起了点点温暖和不舍的涟漪,当王军处长发言总结时,忍不住哽咽,因为他最操心这群平时松散,很难聚集在一起的会员,此次出行学习的安全和纪律,但是大家都做到了!没有给西安民建丢脸,而且非常优秀!所以我们的班长---理性男儿,流下了感性的泪.....。此次浙大学习收获颇丰!感恩市民建!感恩此次学习的28位同学!让我们记住201710月我们曾在浙里美好的每一天!

用浙大校歌中的一句歌词,结束此次学习之旅吧: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