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西安市委员会2017年工作要点
2017-02-22

民建西安市委员会2017年工作要点

2017210日十一届一次主委会议通过)

2017年是本届市委会的开局之年。市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民建十届五中全会和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民建西安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团结全市会员,最广泛地凝聚起“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思想共识,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常态,争取新作为,不断开创西安民建工作新局面。

一、思想建设

1、将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认真做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工作,梳理经验,巩固成果,扩大实效。紧密结合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会员思想态势调研分析。通过举办辅导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学习座谈会等形式,做好全国“两会”精神、中共十九大、民建十一大、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提高会员的思想理论素质。

2、强化会刊、网站、微信公众号、民建大讲堂等宣传平台作用,加强网站、微信群规范管理。加大市委会重点工作、基层特色活动、先进基层组织和优秀会员的宣传力度,扩大民建社会影响力。鼓励各基层组织运用新媒体手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适时举办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围绕市委统战部、民建中央2017年重点理论调研课题,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同时加强会内理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会的理论研究工作。

二、组织建设

3、认真贯彻落实民建全国市级组织建设研讨会和民建全国、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市委会重大事项议决制度,坚持领导班子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五种能力”和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4、按照建设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会务工作者三支队伍的基本要求,严格会员发展程序,注意数量,提高质量,加大新生代企业家、与经济界联系的专家学者会员的发展力度。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先进基层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组织凝聚力。持续强化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年龄、专业等情况分门别类,建立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调整充实。

5、进一步加强专委会平台建设,完善专委会的工作机制。加强专委会人才培养,做好6个专委会换届工作,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热心会务的骨干会员充实到专委会班子当中。筹备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使专委会真正发挥参政议政、服务社会、联系会员、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6、积极稳妥地推进会内监督工作,严格会内纪律,完善会内监督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对落实会内各项制度的情况检查。完成会内监督委员会的换届工作。

7、坚持做好培训工作。加大对市委会领导班子、基层组织主委、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做好民建省委会、中共市委统战部、市社会主义学院研讨班、培训班的学员选派推荐工作。拓展市委会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民建大讲堂培训形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增强培训效果。

8、加强机关建设。深化“三项机制”教育活动,密切联系基层。健全完善日常考核制度,加强激励体制建设。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着力提高机关干部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协作能力。建设“民主、团结、创新、敬业、奉献”的机关文化。

三、参政议政

9、进一步履行参政党职能。调动各基层组织、专委会和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做好政协会议提案、大会发言素材的征集和遴选工作,确保为政协会议提供高质量的集体提案和大会发言;打造参政议政综合性平台,发挥骨干会员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为高层协商做好前瞻储备,向市政协专题协商会提交高水平建议材料。

10、认真做好重点课题调研。以我市“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为着力点,围绕全力推进大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品质西安建设目标,确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相关成果,为中共市委科学决策提供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机制,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加强信息员业务培训,提高报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确保信息的采用率。

四、社会服务

11、加大服务会员企业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企委会的平台作用,加强市委会与会员企业的沟通联系,定期走访会员企业,提高服务会员的能力。组织会员和会员企业参加会中央举办的非公经济发展论坛等;举办专题讲座,提升会员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促进相互沟通与合作。继续推动会内法律义务咨询小组援助服务的规范化、合作化,维护会员和会员企业合法权益。

12、探索新思路、开创新形式,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提升社会服务的层次,推进社会服务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杨庄基地建设;积极响应民建中央“思源工程”号召,围绕精准帮扶,引导各级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开展结对助学、扶贫帮困、服务新农村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