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民建
王 军
2020年是民建建会75周年,我也与西安民建一起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作为一名民建机关干部,我见证了这些年民建组织的蓬勃发展—不断有优秀的会员加入民建,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会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不断增强。
这些年,我在机关主要负责组织开展经济联络处及企业委员会的相关工作。民建成立之初,是为了维护工商业者的利益,希望通过成立政党,影响政策,从而达到实业救国的目的。在长期的发展中,会也一直坚持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企委会就是由各行业各业的企业家会员组成,为他们做好服务、更好的凝聚企业家会员的力量对于会的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很荣幸能够肩负这项重任。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企委会的蓬勃发展一直都离不开每一个会员的参与和贡献。
回顾企委会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朝气蓬勃、日新月异。老会员们积极进取,不断扩大业务领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将会员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加入的会员中有非常多高素质的年轻人,在其自身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相应的,会员企业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元,包括物流、仓储、商贸、零售、餐饮、金融、高端医疗、航空航天、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等多种行业。这充分反映了民建组织影响力的提升,也从侧面展现了我市经济发展的非凡活力。
民建的企业家会员,不仅具备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企业家精神,更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始终不忘致富思源,回馈社会、奉献社会。在杨庄实践基地,会员企业家们先后多次向村民捐赠办公桌椅、健身器材和农业科技书籍,改善当地卫生条件,为村民创建更优美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会员们意识到扶贫不仅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于是,会员们积极走访农户,实地调查,引导村民种植具备高经济价值的农产品,实现科技脱贫。现如今杨庄乡两个村200多亩葡萄种植园已初具规模。每年葡萄成熟时,企委会都会举办葡萄采摘活动,帮助村民打开销路,确保村民丰产也丰收。不仅如此,扶贫更要扶智,有具备葡萄种植专业技术的会员专门赴现场为村民讲解葡萄栽培技术;在今年高考结束后,会员王海峰还主动提出为村上的高考生提供填报志愿公益服务。十年来会员们的热情和专业深深打动了当地的村民,村民也把会员们当成他们的亲人。
除了助力杨庄脱贫攻坚的实践活动,开展“六一”慰问活动也是企委会坚持多年的社会服务项目。会员们希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能够向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送去慰问与祝福,为他们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也为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教育事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间,会员们积极响应市委会号召,踊跃捐款捐物、减免房租,合计价值300余万元。会员赵惊涛和刘纪荣克服重重困难,在疫情最危险的时刻开工,加班加点地生产护目镜、消毒液,有效缓解了我省防疫物资的短缺;会员王淑惠疫情期间连续多日坚持给全市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并及时推出送餐服务以方便市民;会员高鹏充分利用“民建西安市委员会启迪之星双创实践基地”的平台优势,整理抗疫企业名录提供给政府,为抗疫助力。民建的企业家会员们在关键时刻慷慨解囊,用各种实际行动为抗疫贡献力量。
我作为民建企委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一直与这些企业家会员走得最近,他们的智慧、坚韧、热心和慷慨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他们是民建的风采和闪光,他们的作为更丰富了民建的社会形象。今后,我要一如既往认真思考和探索怎样做好组织建设工作,为会员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他们对民建有更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要进一步发挥市委会的平台优势,为会员们创造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将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开拓胸襟、开拓视野,多关注社会与民生,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大西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