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合作初心 增强履职水平
寇晓燕
今年是建国70周年,我们的国家走过风风雨雨,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处理国内国际事务更加成熟、大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民主党派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成员素质, 使党派工作有新的发展?我们认为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品格,提高民主党派素质要从以下四方面开展:
一、提高民主党派素质需要具备有关世情、国情和区情相关知识。
民主党派成员的学历要求比较高,但是作为参政党,重要职责就是参政议政,那么眼光就要长远、政治站位就要高,关心世界格局、国家发展方向、区域也就是所在省、市经济的发展特点,才能实现“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建言献策是参政议政的重要表现形式。民主党派地位和作用要靠参政议政的作用来体现。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是一个基层组织活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之所在,是提高党派成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民主党派素质需要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建设好的基层领导班子,主委是关键。党派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始终做到“四个摆正”:一是摆正学习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关系,牢固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二是摆正个人与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中共党组织的意见。三是摆正个人与本党派的关系,带头遵守章程,带头执行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四是摆正个人和党派成员的关系,密切联系成员,依靠成员,为成员服务,虚心接受成员意见、建议、监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充分体现班子成员价值,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推荐综合素质较好的同志,加大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力度。
三、提高民主党派素质需要将党派生活与党派的特色、成员的专长相结合。
民主党派要充分发挥党派成员知识层次高、专业性强优势,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党派发展献计出力。要多开展调研、讲座、参观、联谊、竞技比赛等活动,要善于总结和借鉴他人的一些好的做法,在支部间、不同党派间、中共与党派间、主城与其他区县党派间开展交流联谊、学习参观等活动。
四、提高民主党派素质需要深化党派工作内涵,强化四个意识在今后一个阶段,着重强化“四种意识”。
1、“根基”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矛盾问题明显增多,人们思想观念日趋多元。民主党派要积极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地落实到基层,不断提高党派成员的素质能力,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执政能力明显提升。
2、服务意识。民主党派工作的定位如何,决定了在开展组织工作中的工作切入点的问题,是关系到组织工作成效的大小问题。因此,民主党派要坚定不移地将组织工作定位在服务经济社会的角色上,为加快创新型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创新意识。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民主党派要采用各项活动互为载体、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结合,形成齐抓共管高效率机制。
4、争先意识。民主党派通过开展各项争先创优活动,通过精神文明创建、社会公益活动等争先创优活动,有效地激发广大党派成员的争先创优意识,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切实发挥了各项工作“走前头”作用。
总之,民主党派通过深化会务学习,夯实思想能力基础;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夯实党派成员基础; 提高成员素质,加强自身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而不懈奋斗。